您的位置 >>教学研究>>校本培训>>正文

初三体育中考冲刺阶段教学与训练指导建议

发表日期:2017/2/27 18:16:39 出处:江宁区上峰初级中学 作者:徐浩 有2020位读者读过

初三体育中考冲刺阶段教学与训练指导建议

根据2017年南京市体育中考电子化考试标准的上调和考试项目的规范要求,依据2016年对全区30所学校初三体育中考测试数据分析与问题诊断,结合2017届初三毕业班体育课教学与训练的现状,制定以下教学与训练指导建议。

一、总体要求

以提高全体初三学生体育中考成绩为目标,强化体育中考课堂教学与训练的过程管理。

二、训练建议与措施

1、抓实大课间。有效落实教育部关于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的要求,将体育中考项目与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机整合,加大初三年级学生的运动量,提高锻炼的强度。各校尤其要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,动员年级组、班主任和全体体育组老师的力量,强化初三学生补差补缺。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,严格控制低分率。

2、合理编班,分项教学。因体育中考项目多,选项类别多,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带来一定的困难。因此,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男女分班和按项目的分项教学组织形式。教学和训练中要强化分类指导,分层训练;立足强项,主攻弱项。若男女合班教学,要以练为主,练中测,测中练,全面提高均分与满分率。

3、单元构建,系统推进。初三年级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要突出以体育考试项目为主,合理制定考试项目的教学计划,立足技能与体能教学以单元构建为主,保持技能与体能教学的系统性与连贯性,克服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,使课堂教学与训练更完整、更有效。

4区别对待,分类指导。各校要认真分析学情,全面掌握与了解学生中考所有项目测试情况,将学生分为四大类:一类是能力很强,三项都已达到满分,二类是二项已达到满分,三类是一项已达到满分,四类是三项都达不到满分。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,提出不同的目标,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,提高考试项目教学与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,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初三学生的满分率和均分。

5、优化教学方法。采用重复练习法、变换练习法、游戏法及比赛法等方法,通过优化教学情景设置,创新场地器材,变换组织练习形式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练习中去。

6、技能与体能协调发展。根据体育考试的有关规则与技术要求,将技能与体能有机结合,在抓好体能训练的基础上,强化基本技术细节的教学。3分钟跳绳要注重节奏与速率训练;耐久跑要注重跑的节奏与有氧能力训练;立定跳远要注重蹲、摆、收、伸的爆发性力量训练;实心球要注重出手速度与出手角度的快速协调连惯用力训练;短跑要注重快速起跑反应和有力冲刺的能力训练;仰卧起坐注重腰腹力量训练;引体向上要注重仿真上肢力量训练等等。

7、合理安排课的运动负荷。一节体育课,要以练为主,适当冲刺大强度,让课的练习密度达60%左右,平均心率在130150分钟。

8、关注差异,做好托底工作。教学与训练中,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,特别是要关注体育特困生,要群策群力,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思想教育手段,利用好早晨和下午傍晚时间,组织部分特困生进行提优补差的课外训练工作,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化的提高。对于学习优等生,而体育成绩比较差的学生,更要加强课外锻炼与指导,为文化优秀生能考取理想高中奠定基础。

9、在体育中考冲刺阶段,学校决不能占用或挪用体育课上文化课。若遇到雾霾天气和阴雨天,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有限的室内空间,在安全措施到位的前提下,组织学生进行专项身体素质练习,使学生的体能保持在较高水平。

  10、布置合理的体育家庭作业。利用家校通、微信群、手机短信等各种渠道,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,形成家校教育合力。要布置合理的体育家庭作业,让家长督促学生节假日坚持锻炼,保持较高的训练水平,为在校期间的能力提升打下基础。

  请各校教务处下载打印并分发到初三体育教师手中,认真领会要求并在教学训练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江宁区教学研究室

2017-2-27